唯一能讓我心安的花費,是書

還記得很窮苦的學生生活。

 

有一段日子,和家人鬧了彆扭,而自己的自尊也拗著脾氣,執拗著不肯低頭。那時窮到一周只有150元,要吃三餐,要坐公車,要花費,要拒絕交際,要左思右想不花錢的娛樂。很苦的時候,會挖著四年都餵不飽的小豬撲滿(謝謝淵如大一時就料到,我會有這種日子),用鑷子一枚一枚銅板地夾著,然後跟自己說不哭,繼續挖著5元、10元、50元,細細數著手掌心僅有的零錢,就這樣又度過一周。

 

然後好不容易拿到一點生活費,把該還的錢還一還後,就開心地幫悠遊卡加值,坐上捷運,捷運站出來後,走到書店,看了一下午的書。(雖然眼皮很想睡很不爭氣,但還是有看到自己心滿意足為止。)

 

現在大多都是在網路書店買書,享受著在家點點滑鼠,keykey書名,看一看內容書摘,就能從容的結好帳,沒隔幾天到超商取貨,就能拿到黑色塑膠套中密封好的書。有時隔太久才拿到貨,還會忘記自己買了哪些書,於是在拆封的瞬間,像聖誕節的孩子般驚喜著!

 

但是,我依然喜歡走進書店,指尖一本本的滑過陌生的親切的冷漠的深奧的書們,翻著找著,直到看見自己尋覓已久的作者、封面、書名,然後席地而坐,就這樣窩在書店的一角,久久不肯離去,接著期待地像小學生乖乖地排在結帳隊伍中,走出書店,手上抱著沉甸甸的書,眼皮很累,背包很重,心裡很滿,這樣厚重的扎實感。

 

那種心安的感覺永遠都這麼熟悉。偶然忘記了它們,再與它們聊天敘舊,它們依然那樣懂我,那樣直視我內心深處的觸動,就像你們認識了一輩子那樣的長久與真貴。所以我一直跟自己有個約定,再忙,一個月也要看一本書,開始賺錢後,每個月都要買三本書。

 

也常聽到身邊的人對我說:拜託~你現在有賺錢了,應該很爽吧!可以大肆地吃喝玩樂!

 

但別忘了我是出外的孩子,要養自己,要讓家人收到一些溫暖,還要養夢想。所以即使開始賺錢了,卻比以前更知道每一分出去的錢,是不是花在刀口上,這個冬天,其實是我有生以來花最少置裝費的冬天。因為我知道,要成就自己夢想中的人生,就必須有所取捨,知道未來在哪裡之後,眼界也就看得更遠了,偶然降臨的徬徨,都因為有明確的方向在自己心中,而不至於籠罩太久。

 

昨天跟朋友討論著該不該去聽一場Live House的演出,雖然朋友說著:門票也才350元,我卻有深深的驚慌,覺得這350元,是不是意味著我的儲蓄又少了350元,所以才會露出讓朋友不解的猶豫不決。我很享受人生,也知道有些和朋友共同享受美食,享受好音樂,享受好假期的重要時刻,今天不做,明年,可能就不是這群人了,因為時間都把我們快速地一個列車一個列車載走阿!

 

於是乎,我還是決定去聽黃玠,因為他的歌聲,也訴說著夢想。

回過頭來,還是要說說,為什麼我認為:唯一能讓我心安的花費,是書呢?

我覺得一個朋友之所以會成為我的朋友,我又之所以有幸成為他們的朋友,是因為,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刻,碰觸到對方內心的一些什麼。而能夠擁有這樣可愛又短暫的對話,都是因為我們各自走過不同的人生,這些人生中看似微小又或者重大到足以動搖宇宙的片段,累積而成為現在的「我」,然後在這宇宙的這個瞬間,我們遇見了彼此,開始聊起生活、人生。

 

能夠讓我們如此靠近,又成為好朋友,是因為我和你都喜歡思索、反思、疑問、觀察。這些是我生活中賴以為根基的先行動詞,有了這些先行動詞,我才足已跨出每個不後悔的下一步。每當我陷入書中的世界時,我會忘記光陰的流逝,不眠,在一個深有所感的段落,不自覺地抬頭空視著前方,然後將那個段落與人生中的某個領悟連結,咀嚼,發現其中給我難以意料的啟發。

所以我認為最安心的花費,是書,最值得的投資,是書。在一字一字嚥下,一頁一頁撫過,一本一本收藏的漫長而溫寂的過程中,我總能獲得最適合內化成為我一部分的力量,是知識,是觀感,是視野,是高度,最簡單不過時…..也能只是說中心中說不出的一句話。
 
結果明明前天買的書才翻了兩頁,今天又花了2,000元買書了,嘻:P